无论是汽车 电子还是人工智能,再或是AR、VR,半导体都是基础,同时中国在该产业也在突破的零界点,也可以说是国家意志,而芯片又是核心中的核心,所以就整理了一下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芯片的公司,欢迎补充。
梳理半导体设计芯片核心技术提供商:
1,同方国芯——NAND 闪存 技术;持有51%股权西安华芯,其拥有华芯自主品牌大容量 DRAM 存储器产品;
2,国民技术——射频芯片;移动支付 限域通信 RCC 技术;
3,景嘉微——军用GPU(JM5400 型图形芯片);
4,全志科技——A 股唯一一家独立自主IP 核芯片设计公司(类似巨头ARM);
5,艾派克——通用打印耗材芯片
6,大唐电信——子公司联芯科技(LC1860 芯片-中低端产品)、恩智浦(车灯调节器芯片、门驱动芯片、电池 管理芯片)、大唐微电子 (金融IC 卡—国内唯一一家自有模块封装产线的芯片商)
7,欧比特——SOC、芯片式卫星等;国内航空航天 控制芯片龙头(S698 系列芯);
8,北京君正——自主创新 的XBurst CPU核心技术——MIPS 架构M200 芯片;
9,汇顶科技——全球领先的单层多点触控芯片、全球首创的触摸屏 近场通信技术Goodix Link、全球首家应用于Android 手机正面的指纹 识别芯片、全球首创的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IFS)
10,士兰微——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芯片 MEMS高性能六轴惯传感器 ;
12,上海贝岭——BL6523单相计量芯片;
13,中颖电子——AMOLED 驱动IC唯一量产厂商;
14,兆易创新——NAND Flash;
15,三安光电——LED芯片 龙头;
16,芯鹏微——电池管理芯片;
17,鼎龙股份——旗捷科技打印耗材芯片;
18,紫光国芯——长江存储3D NAND;FPGA;
19,三毛派神——北大众志芯科技国产自主可控CPU;
20,长盈精密——纳芯威的电源 管理芯片;
21,中兴通讯——中兴微电子;
22,东软载波——上海海尔集成电路的物联网 芯片;
23,光迅科技——光芯片;
24,振芯科技——飞腾芯片;
25,海特高新——嘉石科技(军工 高端芯片);
继华为发布AI芯片之后,苹果宣布iPhoneX将搭载AI芯片,高通、三星的终端AI芯片计划也均处筹备阶段,巨头争相卡位终端AI芯片,开启终端AI芯片时代。建议积极关注AI芯片概念。
目前,中国厂商在芯片领域整体实力仍然落后欧美巨头,整体市占率甚至不到10%,尤其在芯片上游最重要的原材料方面,我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还不足1%。不过,近年国家对半导体核心技术越来越重视,内外联合下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芯”玩家。譬如,在手机芯片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海思、展锐;在封测领域已跻身全球前列的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在触控芯片领域如鱼得水的汇顶科技,在晶圆代工领域足以比肩格罗方德的中芯国际。
以下是电子产业各细分领域部分核心供应商名单,仅供参考:
国内IC芯片产业链
IC设计公司:
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紫光展锐、全志科技、华大半导体、大唐半导体、智芯微电子、杭州士兰微、国微技术、中星微电子、紫光国芯、国民技术、欧比特、中颖电子、澜起科技、北斗星通、北京君正、兆易创新、格科微电子、中国电子、韦尔半导体、同创国芯、复旦微电子、艾派克微电子、汇顶科技、联发科、集创北方、同方微电子、中天联科、圣邦微电子等。
台湾主要有联发科、敦泰科技、义隆电子、神盾科技、凌阳、威盛等。
半导体材料公司:
中能硅业科技、中环半导体、晶龙集团、新特能源、西安隆基、中硅高科、阳光能源、奥瑞德光电、天宏硅业、上海申和热磁(日企独资)、国盛电子、江丰电子材料、有研亿金、北京达博、上海新阳、安集微电子、有研新材料、湖北兴福电子、江化微、金瑞泓等。
半导体设备公司:
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微电子装备、拓荆科技、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中微半导体,七星华创、华海清科、深南电路、睿励科学仪器、上海微电子、达谊恒精密机械、汉民科技、琦升机械设备、上海康克仕商贸等。
半导体制造公司:
中芯国际、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华虹宏力、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台积电(台湾)、华力微电子、西安微电子、和舰科技、联电(台湾)、力晶(台湾)、武汉新芯、君耀电子、吉林华微电子、上海贝岭、苏州固锝、扬杰科技、士兰微、东晨电子、先进半导体、无锡纳瑞电子、芯原股份、西安航天华迅、高云半导体,方正微电子等。
半导体封测公司(含在华外资及台厂):
通富微电、天水华天、南通华达微电子、威讯联合半导体、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江苏新潮科技、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晟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日月光半导体、矽品、力成、南茂等。
IGBT供应链
IGBT是半导体分立器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70%IGBT模块市场被日系企业控制,德系的英飞凌在独立式IGBT功率晶体领域拥有24.7%的全球最高市占率。中国本土的IGBT厂商目前做得最出色的是中车时代、嘉兴斯达以及比亚迪等。
国内:IDM厂商主要有中车时代、嘉兴斯达、比亚迪、士兰微、华微、中航微电子、中环股份等;模块/设计厂商主要有永电、爱帕克、新佳、宏微、南京银茂等;设计厂商有中科君芯、芯派、华微斯帕克、达斯、同方微、新洁能、金芯微电子、科达等;在制造方面,主要厂商有华虹宏力、先进半导体、中芯国际、方正微、华润上华等。
模组厂商:
天马、同兴达、信利、三龙显示、TCL显示、帝晶、中光电、天亿富、比亚迪、永信、星源、煜彩、国显、京东方、宝锐视、亿都、夏普、东芝、NEC、日立、京瓷、三菱、索尼、富士通、亿华、博一、雅视、易欣达、优纳思、维拓、比亚迪、宇顺、海飞、德思普、凯圣德、立德通讯、莱宝、兴展、聚睿鼎、易快来等等。
在面板制造方面,韩国有LG,三星,HYDIS,现代,金星等;欧美有元太、IBM,Pixel Qi,爱普生,FINLUX等;日本则有夏普(被鸿海收购),东芝、松下、NEC、京瓷、三菱、光王、鸟取三洋、索尼、IDTech、富士通、精工、IPS Alpha、卡西欧、STI、先锋、星电、IMLS、西铁城、阿尔卑斯等。
大陆面板厂近年迅速崛起,以京东方为首的面板商已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除京东方之外,国内主要厂商还有天马、奇信、龙腾、上广电、奇菱、凌巨、清达光电、信利、中星光电、中电熊猫、比亚迪、华森、海信、维信诺、翰图微、长智光电、彩虹、宝锐视、德邦、虹欧、吉林彩晶、亿都、平达、静电、智炫等。
台湾面板制造商主要有奇美-群创、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统宝、锦祥、广辉、ORTUSTECH、全台晶象、联友、奇晶、达基、晶采、晶达、众福、久正光电、光联、悠景、台盛、富相、智晶、铼宝科技、南亚光电等。
连接器供应链
国外连接器巨头:
泰科电子、莫仕、安费诺、FCI、申泰、Jae、3M、矢崎、JST、菲尼克斯、德尔福、KET、松下电工、广濑电机、住友电气、魏德米勒、哈丁、然湖电子、欧度等。
中国连接器巨头:
立讯精密、中航光电、长盈精密、得润电子、日海通讯、航天电器、吴通控股、永贵电器、瑞宝股份、四川华丰、航天电子、富士康、实盈股份、连展科技、禾昌、正崴等。
LED芯片供应链
近年,大陆LED厂商迅速崛起,助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ED芯片制造国。目前,全球LED芯片市场主要分为三大阵营:日本、欧美厂商为第一阵营,韩国、台湾为第二阵营,大陆厂商为第三阵营。
国外LED芯片厂商:
日亚化学(日本)、丰田合成(日本)、科锐(美国)、欧司朗(德国)、安捷伦(美国)、东芝(日本)、流明(总部在美国,被飞利浦收购)、首尔半导体(韩国)、昭和电工(日本)、旭明(美国)等。
国内LED芯片/封装厂商:
大陆公司主要有三安光电、同方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德豪润达、澳洋顺昌、士兰明芯、圆融光电、蓝光科技、雷曼光电、蓝宝光电、福日电子、晶蓝光电、湘能华磊、聚灿光电、晶能光电、晶科电子、方大集团、晶宇光电、华联电子、升谱光电等。台湾方面主要有晶元光电、华上光电、合晶光电、璨圆光电、泰谷光电等。
国内传感器供应链
上市公司:
歌尔声学、航天电子、华天科技、东风科技、航天机电、通鼎互联、华工科技、科陆电子、士兰微、机器人、紫光国芯、苏州固锝、汉威电子、中航电测、三诺生物、新联电子、上海贝岭、晶方科技、威尔泰等。
在华外资:
西门子传感器与通讯(SSCL)、西克传感器(广西)、图尔克(天津)传感器、美捷特(厦门)、MTS传感器中国、巴鲁夫传感器(成都)、威格勒传感器(上海)、德尔达传感器(常州)、墨迪传感器(天津)等。
电池产业链
正极材料厂家:
日亚化学,户田工业,清美化学,田中化学,三菱化学,L&F,UMICORE,Ecopro,A123,Valance,Saft,湖南杉杉,北大先行,当升科技,巴莫科技,湖南瑞翔,宁波金和,天骄科技,厦门钨业,振华新材,乾运高科等。
负极材料厂家:
日本化成,日本碳素,JFE 化学,三菱化学,贝特瑞,上海杉杉,江西紫宸,深圳斯诺,星源石墨,江西正拓,湖州创亚,天津锦美,成都兴能等。
隔膜厂家:
旭化成,Celgard,Exxon—Tonen,日本宇部,住友化学,SK,星源材质,中科科技,金辉高科,沧州明珠,河南义腾,南通天丰,东航光电,河北金力,天津东皋,山东正华等。
电解液厂家:
新宙帮,多氟多,三菱化学,富士药品工业,三井化学,森田化学,关东电化,SUTERAKEMIFA,韩国三星,江苏国泰,天津金牛,东莞杉杉,广州天赐,东莞凯欣,珠海赛纬电子,北京化学试剂研究院,汕头金光,潮州创亚等。
半导体分立器件厂商:
目前,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主要欧美日欧等国家地区垄断,尤其在高端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于国内厂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所以其生产仍以“代工”模式为主。
成功人士得出的选股之道是:战略性选股为主,战术性选股为辅。战略性的选股;战术性的选股重在寻找感觉,锻炼操盘技巧。
战略性选股的必要性有两个要点:
1、股市风险莫测,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入市策略,制订基本固定的选股出发点,才能够有效地去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2、大家在股市操作中有长处也有短处。必须在选股过程中坚持贯彻扬长避短的宗旨。把我们比较熟悉的股票,比较容易分析和了解的股票,质地良好的股票纳人战略性选股的范畴,配合适当的投资策略来进行操作,成功率必将显著提高。
战略是一项既定的方针,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坚持执行。除非情况变了,大家因此作了修正,则按新战略进行。
战术性的操作只是实战中的一些尝试,切不可贪恋而坏了大局。
坚持战略性选股,大家将在上千只股票中进行筛选的繁重劳动,留意和操作好你的战略目标,投资股市的生涯从此变得轻松易行。
最后,有一点想和大家共勉:散户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不断的学习成长,不断寻找优秀的股票,跟着优秀的股票一起成长
笔者本着负责,专注,诚恳的态度用心写每一篇分析文章,特点鲜明,不做作!欢迎转发收藏。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芯片上市公司大全,中国十大芯片企业龙头股票(附股)》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TAG
任正非 真实 身价 曝光 马云 马化腾 李彦宏 巨头 银行破产 人民币 中国 保险 银行 制度 草甘膦 市场 G20 峰会 员工 薪资 张旭阳 加盟 百度 总裁 微商 贷款 辞职 工作 银行业 高管 跳槽 证券 公司 互金 互联网金融 浦发银行 2016年 A股 上市 离职 军工 军工板块 催化剂 军演 钓鱼岛 南京熊猫 中国重工 五矿发展 中钨高新 中国中冶 株冶集团 国企改革 特斯拉 美国 汽车 机构 电动车 分析报告 网络安全 悍马 技术 手机 病毒 宝钢 武钢 600019 重组 600005 服务业 制造业 GDP 改革 经济 京沪高铁 最赚钱 成本 王梦恕 工程院 院士 深圳 上海 房价 方玉林 心魔 量子通信 股市 高德红外 雷科防务 神剑股份 同比涨幅 多氟多 海能达 汉王科技 亚夏汽车 半年报 券商 行业 业绩 国开证券 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