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苍生,退休老中医将40年宝贵经验和盘托出(中)[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中国赞]牙痛“绝配三味”至为珍贵
一般俗医,有一秘法会私用不传,吴先生说,我是巴不得把最好的东西灌输到学生们身上。这张凤阳方来说,是吴先生数十年来治牙痛的斧头方,铁锤方。一用就效。
吴先生的师父刘百明,是实至名归的名老中医,吴先生7年跟随刘老前辈临症。
刘老前辈一天看病常达数百,人以为奇迹,最多时,老先生算过,一天看384号病人,这让人难以思议。我们一听,遂明白吴先生一天看140多病人,还并不觉得疲累,原来是有师承的。
齿痛是多发病常见病,曾有一个老妇人,拿着一张破旧的小方子,方子上只有三味药。地骨皮,白芷,骨碎补。她拿这方子到济和堂抓药,并且说这方子治牙痛很有效。老先生几十年来以此方为基础,加味变化,治牙痛,疗效满意。
《中医基础理论》讲,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但凡牙齿松动痹痛者,用这小方合玉女煎,退虚火,止牙痛,疗效不错。
又因牙龈肉乃胃之络所系,故凡牙龈肿痛者,以清胃火为主,用这小方合清胃散。
如熬夜肾虚,或暴饮暴食,胃火重,常见的牙痛,这样运用,既简单,又有效。
我们听完后,茅塞顿开,治牙痛又多了一样法宝,辨证论治,加特效三药。
这里附上张景岳的玉女煎跟李东垣的清胃散方歌。
玉女煎:石膏15克,熟地15克,麦冬6克,川牛膝5克,知母5克。
清胃散:升麻5克,黄连2克,当归2克,生地2克,牡丹皮3克。《医方集解》中还加入石膏,清胃力更强。
[中国赞]老年伤暑宜升提中气
吴先生的姐夫在香港开诊所,病人非常多,得知吴先生临症多有奇效,又没办法当面切磋交流,就希望吴先生整理些行医心得。
吴先生谦虚地说,我文化水平低,整理起来让人笑话。
老母亲70多岁,在大暑天突然神疲乏力,发热出汗,口又渴,心又烦,饭吃不下。
刚开始吴先生断为暑热夹湿,开清暑化湿之药,居然没有效果,照样浑身酸重难受。
老先生仔细再研究,说,脉虚,而且老母亲向来有子宫下垂,年老中气不足,舌头又淡白,不仅是单纯暑热夹湿,还带有气津两伤,不能单纯清暑化湿,还要益气生津。
突然李东垣先生的清暑益气汤跳出来。
吴老稍微加减:党参15克,黄芪15克,苍术8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5克,麦冬12克,五味子8克,神曲15克,黄柏10克,葛根10克,升麻5克,泽泻10克,甜牛力15克。
结果老人家一吃药,身体酸痛就好,三剂吃完,人有力了,周身困重消失,这是暑湿退,元气复的现象。
老年人得了这些风雨寒暑的病,要考虑升提中气,中气不够,药力发挥不出来。这叫气虚不运药。
吴先生因此也非常重视健脾提气,补中益气,升阳除湿。
[中国赞]舍症从脉治“阳亢”头晕
如何学中医?老先生说,如果是师父带徒,很快就会看病,中医要突出辨证论治,不能看表面。
一个药局的副局长,他说,我这是肝阳上亢头晕,给我降压泻肝吧!平常一看,两颧红,很容易被表象迷惑。但我开方不是看症状,症状有时是假象。
因为病人舌苔有齿痕,色白,脉又一派濡缓,乃脾虚夹湿。
一问大便溏软,你就要舍掉颧红的症象,而顺从濡缓的脉象,这叫舍症从脉,要当作脾虚夹湿辨证来治,用六君子汤加味,几次大便头晕就好了。
[中国赞]中医不能按病名用药(荨麻疹)
症常有假象,病也不一定是真实。
有人认为诊断出疾病来,对症用药就好,比如皮肤病用皮肤药,胃痛用胃药,腰痛用治腰药。吴先生说,不能这样看病。
一个40岁的贵州妇女,车祸后,住在医院里,一个多月,身体外伤慢慢恢复,可得了荨麻疹,半个月用抗过敏激素,不仅没有压下来,还加重。
如果是平常看病的医生,见到荨麻疹,他就会想到消风散。年轻的中医,很容易就会开出消风散。
可吴先生说,我看病的时候,先看脸色白,舌苔白,脉虚弱,而且不自觉地流汗,还心慌。
这明显是气虚,卫表不固,于是我开桂枝汤加玉屏风散。
结果一剂就大效,三剂出院。这是气阳两虚,肺卫不固。
消风散有两条,都能祛风,一条是清热除湿,一条含有健脾,健脾的这条用了也会有效。
[中国赞]六君子温胆治老人痰厥
老奶奶80多岁,痰厥在喉,音声难出。一切脉,滑利,痰浊壅盛也。
方子:法夏10克,胆南星10克,炙甘草5克,橘红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石菖蒲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
怪病多痰,久病体虚,老人家卧病在床,痰湿纠结,脉象滑利,既有体虚,又有痰湿壅盛,所以用六君子与温胆汤相结合。
[中国赞]铁杆中医才会有铁杆中医弟子
如果不会辨证论治,就开中药方,那不是弘扬中医,反而会害中医,是无效的。
外甥女48岁,虽然考过中医师,但在临床时却没底气。我叫她每周六过来跟诊一天,教给她治疗疾病的思路跟感觉,她用过后有效果,就乐在其中,然后一直主动过来有三年。
尝到甜头了,就会坚持,这叫食髓知味。
中医的疗效就是中医的生命力,医子尝不到这甜头,如何乐在其中,如何乐此不疲。
现在具有带教能力的中医太少了,中医是薪火相传,自己临床信心足,才能带出信心足的弟子,自己铁杆,才有铁杆的学生。
他放弃在大医院上班的优秀条件,跑到云南边缘地带,培养了3000名中医针客。
这位黑求恩兄弟,一位极度热爱中医的黑人朋友,人家问他,为何能坚持这么做?
他说,他的父亲从小教导他,如果你能干善事,你却没有去做,就等于犯罪。
有这么严格伟大的父亲,才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中国赞]望而知之者谓之神
我有强烈的中医情结。中医望闻问切很重要。中医基础里,很抽象的说法,比如大汗淋漓,是急危重症的表现,在临床上看是很有道理的。
一次下班时,看到一个病人60多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如豆如珠。我叫他立即到医院住院,还要重点检查心脏,这个病人一定是心梗前期,还不到心绞痛的时候。病人立即到医院住院,医生一检查,果然,惊讶地问,为何这么及时来了?
病人说,因为吴先生说要赶紧住院。通过中医诊法,可以提前发现做好防治工作。
我的恩师刘百明先生在带学生看小儿病时,有个三岁孩子,看起来普通的喘气,并没有迹象。老师感觉到很奇怪,如临大敌。
一般喘气再重,老师都开药,而这个喘气不厉害,老师却特别交代要在医院严阵以待。
结果这孩子下午就死掉了。
当时,刘老前辈还在带徒弟,5点多不到,学生们都不解地问老先生为何?
吴先生说,这孩子额头天庭黑色,乃黑水凌心,这种情况早发晚死,晚发早死。
从此我对望诊更加重视。
有一位病人叫我过去看他爸爸,久病卧床,过去看时,老人家循衣摸床,搓空理线。
久病面红,乃戴阳之症,阴阳将要离绝。
我跟他说,久病脉浮,一两天命。结果第二天这老人家就走了。
所以望诊很重要,中医里寥寥几句话,我们读起来看似很抽象,可运用起来,都是精髓!
1、刘百明先生自拟一个南方常见胃痛方,符合气阴虚,又夹湿的人参谷芽和胃汤。
2、妇科白带多腰酸,肾虚夹湿,六味地黄汤加白小娘(南方治肾湿特效草药,别名:白意根、白背叶根、白娘仔、狐狸尾根。味淡、药性平。具有益肾、补虚、固精的功效,可用于各种男女败肾)、甜牛力(牛大力)、萆薢。
3、妇女洗衣服洗碗,着风凉伤水,关节痹痛。风寒湿都不明显突出情况下,拟用一个风湿合剂(四妙散加味),比较综合,没那么偏颇,效果不错。苍术10克,黄柏5克,薏仁15克,牛膝10克。忍冬藤15克,络石藤15克,鸡血藤15克,桑寄生15克。防己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秦艽10克。
4、便血,痔疮出血,大便又硬,用槐花散加味,槐花10克,黑荆芥10克,黑侧柏10克,枳壳10克。防止大便干燥,加增液汤,玄参15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让大便由硬变软,容易排,常加草决明30克,炒莱菔子15克。此二药通便消食,减肠压好,乃中医学院吴弥漫教授最喜用的软便二药。
5、现在秋天到了,既干燥,外面又凉,凉燥比较多,要温润。杏苏散常用。
吴鞠通杏苏散轻宣润燥,适合秋天干燥久晴不雨,所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年代,天凉咳嗽咽干。如果喉咙痒痒的,用杏苏散合止嗽散,干咳流鼻水,秋燥就是这表现。
6、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烦躁汗出,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老先生说,大便拉稀不成形,还要加温胆汤,温胆汤治肠道里的痰湿,这样合方治疑难恰到好处。古人讲,奇方治不了则偶之,单方拿不了,就合方。
7、小孩子鼻炎,咳嗽,怕风冷,苍耳子散。苍耳子8克,白芷8克,辛夷花8克,薄荷8克。咳乃气机不顺,加杏仁8克,桔梗8克。痰湿多,可加进二陈汤。如果咽喉还痛,鼻炎伴咽炎,化热了,加银花8克,连翘8克,黄芩8克,岗梅12克。岗梅在南方又叫土甘草、秤星树,乃风热咽痛特效药也。
一个鼻炎伴咽炎,常见小儿病,化裁就这么简单灵活。
8、舌苔淡白,痰湿犯肺的咳嗽,用枳杏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枳壳、杏仁。
9、常碰到肺炎或感冒的病人,用了清热消炎药过后,咽喉都闭住了,一般西医只消炎下火,不能下痰湿,不知化痰开结,舌苔白,是要用温药半夏厚朴汤。
10、女人痤疮一般要考虑月经,像月经比较慢,肝郁脾虚,不能用清热解毒,用逍遥散加丹参、益母草,经水通调了,痤疮就好。
11、中药荆芥、薄荷,都要后下,不后下煮太久,芳香一挥发,效果不太好。
12、白领容易着急紧张,胸闷,血脂高,用四逆散疏肝解郁,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茯苓、泽泻利水消肿。气血水一起调。《黄帝内经》讲,通调水道,水津四布,身体就好。
13、贫血不单要考虑脾胃后天之本,还要考虑肾先天之本,少气懒言,腰酸心慌,补中益气汤还要加补肾的杜仲、狗脊、牛膝,养心的枣仁,茯神,全面调理。
14、很多人体虚,直接用黄芪、党参、当归煎水喝,这是食疗型,真正中医要君臣佐使配合,才有效果,打仗不能光杆司令。
有位西医气虚,给他开补中益气汤有效,后来他自己按每味药10克去抓,没效,再按原方原剂量开就有效,问为什么?中医有君臣佐使,像炒菜,主菜跟调料配菜等分就麻烦了,党参、白术、黄芪是主菜,升麻、柴胡是配料,不能喧宾夺主。临床上是很微妙的,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5、老人气虚,脏器下垂,补中益气汤加羌活3克,又名提气散,还要加枳壳10克。
16、慢性结肠炎,年轻人很多,大都是吃出来的,老拉肚子,一天多次,脾虚夹湿,用参苓白术散。有热毒,加蒲公英、败酱草各15克。
我开参苓白术散,少用薏米,因为一些药房偷懒,薏仁不炒,或炒不到火候都不行,凡是健脾的,都要炒过,比如炒白术,炒薏仁,炒到金黄味香能醒脾化湿。我常用苍术代替,参苓白术散加苍术10克。对于脾虚湿盛的肥胖,还可以再加大腹皮10克减肥除湿。但是冰冻饮料水果不可再吃,矿泉水凉茶也要少喝。
17、感冒有时不是风热的银翘散,也还没到风寒的荆防败毒散程度,我自己拟了一个处方,开辟这张处方,治四时感冒,荆芥8克,薄荷10克,后下。防风10克,白芷10克,苍耳子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岗梅15克,甘草5克,天花粉10克。常有些病人吊针几天,乃至一周都不好的,这个方子,两包就好了。如果表症重,加羌活8克;胃肠差,去掉银花、连翘,加藿香10克,陈皮5克。
老先生本身治四时感冒就是一绝,这张处方可说是家传之秘,我们问老先生能不能公开?老先生说,没有秘密,这张感冒方临床用,效果很好,很灵活。
18、头晕眼皮重,拉不起来,或耳鸣或鼻塞,是气虚,清阳不升,益气聪明汤。
19、小儿体虚,补中益气汤用得很多,常加枳壳,补中带消,才会吸收。
20、鼻子咽喉都发炎,但消炎下火很难好,这是过度饮食伤了脾胃,脾胃虚则九窍不利,常用到半夏厚朴汤合温胆汤。
21、气阴两虚,用补中益气汤时,把党参、当归换成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立马化温补为清补,很灵活。
22、肾虚夹湿很多。夹湿热,用六味地黄加三妙散。夹寒湿,用六味地黄加肾着汤。临床很多微妙的地方,有时相差一点点,就是另外一个证型。
23、月经一来就拉肚子,脾胃太虚,用调中益气汤,就是补中益气汤去掉当归、白术,加木香、苍术,还可以加藿香、陈皮。睡不好觉,加养心养神的药,枣仁、茯神。
24、生气,胸闷,胃胀,有肝郁,也有脾湿,四逆散加六君子汤。
25、慢性鼻炎气虚,寒痹,益气开表,玉屏风散加苍耳子散,这样灵活合方,有信手拈来之感。
26、临床上有种咽炎,病人老说,医生我喉咙烧,有气在那里,不舒服,一治胃就好了。这类病人常常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多疑,还怀疑自己是肿瘤,其实是痰气互结,半夏厚朴汤加温胆汤。
27、睡不着,又胸闷,反酸,这是胃不和则卧不安,用温胆汤,专治胆胃不和,睡眠不安,但还要加疏肝来治胸闷,为何?因为肝气布胸胁。故温胆汤加柴胡、郁金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退休老中医经验》不得转载
上一篇:为什么人会产生性冲动?
下一篇:什么是SAN?存储局域网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TAG
宏图高科 600122 董事会 会议 公告 20160616 武汉 新洲 暴雨 凤凰镇 同事聚会 财经 职场 快乐股手 张重 图片 快乐 幸福 腹肌 微博 教官 视频 上海 谦逊 平和 创新 进取 读书 家庭 教育 企业 房地产 华泰证券 分析师 美女 薛蓓蓓 在家 马云 阿里巴巴 打牌 公司 老总 地主 搭档 人生 朋友 菲律宾 追涨 割肉 作死 美国人 年轻人 台湾 黄崇 深圳 微信 二维码 已婚 同学 妻子 聚会 结果 日线 周线 月线 感情线 这就是我 单身 单身狗 春雨医生 APP 创始人 张锐 CEO 移动医疗 鸡内金 化石 良药 柴胡桂枝干姜汤 医案 柴胡 桂枝 干姜 解酒 方法 什么 动圈 动铁 单元 区别 比尔盖茨 代码 水平 BAT 程序员 网友 神回复 潘金莲 王健林 收费